
一年承擔166億元資源漲價成本 浙能彰顯國企擔當
編者按:去年9月份以來,在煤炭等資源價格飛漲,“電荒”、“氣荒”、“煤荒”頻發的背景下,浙能集團卻仍然開足馬力供電供熱供氣,默默承擔了154億元的煤炭漲價成本和12億元的天然氣漲價成本。有人說浙能人太“傻”,但更多的人豎起大拇指為浙能人點贊。近日,錢江晚報記者先后走訪、連線浙能集團所屬企業的相關負責人,并報道《一年承擔166億元資源漲價成本 浙能彰顯國企擔當》,點贊浙能集團全力以赴打好能源保供攻堅戰,為保障全省經濟平穩運行、惠及民生作出應有貢獻。
3月2日,《錢江晚報》整版報道《一年承擔166億元資源漲價成本 浙能彰顯國企擔當》。 | 朱將云 | 提供 |
3月2日,錢江晚報 · 小時新聞客戶端報道《發電越多虧得越多,這家國企顯擔當,一年承擔166億元資源漲價成本》。 | 朱將云 | 提供 |
報道原文:
一年承擔166億元資源漲價成本
浙能彰顯國企擔當
錢江晚報 記者 王燕平 通訊員 朱將云
記者近日在浙能集團召開的年度工作會議上獲悉,2021年度,浙能集團發電量再破歷史紀錄,達到1728.7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26.4%,占據浙江省統調發電量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去年9月份以來,在煤炭等資源價格飛漲,“電荒”、“氣荒”、“煤荒”頻發的背景下,浙能集團卻仍然開足馬力供電供熱供氣,默默承擔了154億元的煤炭漲價成本和12億元的天然氣漲價成本。
有人說浙能人太“傻”:虧本生意不做,這是企業經營的準則,浙能人明知發電越多虧損越大,卻干得更加起勁。但更多的人豎起大拇指為浙能人點贊:如果不是浙能人做出這樣的犧牲,去年浙江的“電荒”、“氣荒”將更加嚴重,許多企業將被迫停產,老百姓將頻繁遭受拉閘限電之苦……
作為浙能人,他們自己是怎么想、怎么做的呢?錢報記者先后走訪、連線浙能集團所屬企業的相關負責人。
浙能富興燃料公司駐二港員工在現場給電廠組織發運電煤。 | 劉洋 | 攝 |
富興燃料: 煤炭采購量增近四成 確保電廠不“斷糧”
浙能富興燃料公司是浙能集團旗下負責煤炭采購的企業,去年下半年“煤荒”愈演愈烈,公司上下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。浙江是資源小省,但又是經濟大省,煤炭資源完全依靠省外輸入,萬一后續煤炭采購不到或采購量不足,電廠“斷糧”,我省“電荒”進一步加劇,就會嚴重影響地方經濟和百姓生活。
“去年下半年的煤炭創下了三個史上之最。一是價格史上最高,5500大卡的動力煤,去年10月20日達到2700元一噸,超過2008年歷史最高價的2.5倍,而去年2月份的時候還只要650元左右一噸;二是高價持續時間長,每噸1000元以上的達到150天;三是耗煤量史無前例,往年集團省內電廠單日最高耗量為18萬噸,但去年日耗超過18萬噸的天數達到82天?!备慌d燃料董事長周建忠告訴記者。
在這場“搶煤大戰”中,富興的采購人員經常在產煤地長期駐扎,“點對點”對接供應商,往往一個礦區就是一個月。有段時間因為疫情不能出差,就天天與各個礦區視頻連線。周建忠也常常親自出馬,去年有八九十天“泡”在北京、山西、內蒙古、河北等地。
實際上,富興燃料早已未雨綢繆,在煤炭價格低時大量采購增加庫存,價格高時維持最低庫存。去年2月份煤炭最低價時,浙能集團的庫存達到歷史最高的550萬噸,可供旗下燃煤電廠30余天的“口糧”;到10月20日煤炭最高價時,庫存維持在210萬噸。
富興還多渠道拓展采購渠道,完成我省歷史上首列高熱值(6400大卡)新疆煤炭直達蘭溪電廠;除采購印尼煤、哥煤、俄煤、美國煤,下半年又采購了數船高熱值哈薩克斯坦煤,同樣也是我省首次。
去年全年,富興燃料累計供應浙能集團省內電廠煤炭資源達到5727萬噸,同比增長達36.36%,其中9至12月份的供應量就達到2044萬噸,是2020年全年電煤供應量的48.7%,確保了電廠“荒年”不“斷糧”。
浙能濱海熱電公司全景。史勇 攝
濱海熱電: 7臺機組開足馬力 疫情期間保障企業正常生產
浙能集團在省內共有10多家燃煤電廠,在去年下半年煤電倒掛、又要保供的背景下,絕大多數電廠去年陷入虧損狀態?!懊簝r最貴的時候,發一度電就要虧0.65元?!奔瘓F安全生產監察部工作人員介紹。
濱海熱電位于紹興柯橋區,電廠主要是給柯橋的印染行業供熱。公司董事長葉青告訴記者,由于煤價漲得過快,電廠的現金流出現問題,最后在集團的協調、支持下才渡過難關。
保障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首先要保設備。為了確保設備健康,濱海熱電運行部巡檢、維護部檢修及設備管理部加大了巡檢巡視力度。去年5月26日,借著亞洲地區最大的印染紡織行業集散地這個平臺,濱海熱電在省內首個投運供壓縮空氣設備,喝上了綜合能源供應和服務的“頭口水”。該工程投資2.2億元,新建管道約21公里。目前,濱海熱電為當地57家熱用戶提供高質量蒸汽,為37家客戶提供壓縮空氣,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。
去年底,上虞地區突發嚴重疫情。為了減少柯橋區印染企業的人員流動,電廠要保障能源供應,讓這些印染企業能順利開工完成訂單?!斑@些企業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,員工的吃、住、工作都在園區內。如果企業因停熱而停產,10萬多產業工人流動起來,對疫情防控很不利?!比~青表示。
就這樣,疫情期間,濱海熱電7臺機組“火力全開”,3臺汽動空壓機保持穩定運行。但因為疫情期間交通管控,煤炭運輸遇到難題?!白罹o張的時候,12月20日那天煤炭的庫存都用完了,一度面臨‘斷糧’的囧境。好在通過政府部門協調,通過公司員工的共同努力,煤炭才如期運到廠區?!?/p>
原文鏈接:
《錢江晚報》:http://act.thehour.cn/epaper/article/2022-03-02/3998281
錢江晚報 · 小時新聞客戶端:https://www.thehour.cn/news/502032.html